通货膨胀是经济体中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上涨。 通货膨胀通常是一个广泛的衡量标准,例如价格的整体上涨或一个国家生活成本的增加。 一个波动的指标,通货膨胀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和政府选择控制或抵消它们的措施而迅速上升和下降。 通货膨胀与供求关系的经济原理有关,根据具体情况和变化率可以正面或负面地看待通货膨胀。
例如,少量的通货膨胀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正在增长和居民收入充足的信号,这两者都是好事。 然而,当物价上涨速度快于工资时,就会发生过度通货膨胀,从而导致货币贬值。 一个单位货币的价值变得比以前低,该国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相反,通胀过低也可能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迹象,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停滞不前,没有足够的人有足够的工作。
通货膨胀指数共有三个: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批发价格指数(W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CPI 是一种衡量消费者/零售层面主要需求(如交通、食品和医疗保健)的加权平均价格的指标。 WPI 在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测量和跟踪生产商或批发商的价格变化。 PPI 是一系列指标,从卖方/生产者而不是买方/消费者的角度衡量价格变化。
通货膨胀分为三种类型: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内在通货膨胀。 这三者都与一国经济中货币供应和商品供应的平衡有关。
- 需求拉动通胀 – 当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换句话说,人们必须花费的货币和/或信贷总量——增长快于经济体的生产能力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需求很高,但供应跟不上,所以价格上涨。 价格上涨导致一些买家退出市场,从而减少需求并重新建立供需平衡
- 成本推动通胀 – 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而发生。 例如,如果用于制造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产品的价格会随着生产者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上涨
- 内置通货膨胀 – 由于预期通货膨胀将继续,因此必须提高工资才能维持现状。 随着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劳动力预计将获得更多报酬以维持其生活水平。 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力生产或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价格也会上升
世界上通胀率最低的国家往往出现负通胀率,称为通货紧缩。 突然的通货紧缩增加了一个国家的货币价值,从而可以用相同数量的货币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通货紧缩通常源于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情况。
换句话说,当商品和服务的供应超过经济中可用货币的供应时,通货紧缩就会出现,从而导致价格下降。 当货币供应减少和/或信贷供应减少(这两者都会提高现有货币的价值)导致购买力增加时,通货紧缩也可能发生。
以下是世界上通货膨胀率最低的 20 个国家。
秩 | 国家 | 通货膨胀率 |
1. | 南苏丹 | -8.52% |
2. | 玻利维亚 | 0.87% |
3. | 瓦努阿图 | 0.9% |
4. | 马尔代夫 | 1.05% |
5. | 澳门 | 1.06% |
6. | 新喀里多尼亚 | 1.2% |
7. | 香港 | 1.3% |
8. | 列支敦士登 | 1.5% |
9. | 阿富汗 | 1.56% |
10. | 贝宁 | 2% |
11. | 中国 | 2.1% |
12. | 塞舌尔 | 2.2% |
13. | 马来西亚 | 2.2% |
14. | 文莱 | 2.2% |
15. | 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 | 2.3% |
16. | 喀麦隆 | 2.37% |
17.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2.5% |
18. | 瑞士 | 2.5% |
19. | 日本 | 2.5% |
20. | 百慕大 | 2.5% |